七十三岁这个“坎”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18-07-04 09:44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今天是2018年的第一个周六

很多人是不是都在感慨自己又老了?

什么?家里老人又在念叨自己离73岁这个坎更近了?

你也跟着一起恐慌?

那就好好看看这篇文章,

小年保证你会很有收获~

七十三,八十四

古往今来我国一直广泛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己去。”这两个数字也仿佛最可怕的魔咒,让无数老人惶恐不安。但是,这种说法真的符合实际情况吗?为何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究竟有没有事实依据?请听小年为您揭秘。

01这种说法的来历

人们之所以对这句俗语深信不疑,溯其根源同两千多年前的孔丘、孟轲两位圣人有关。

孔子

孔子

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

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是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者之一,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师、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万世师表。

孟子

孟子

姬姓,孟氏,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元朝追封孟子为“亚圣公”,尊称为“亚圣”。

据史书记载 , 孔丘活到七十三岁 , 孟轲活到八十四岁 , 都与世长辞了。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国人们,对孔子和孟子十分推崇,认定连“圣人”和“亚圣”都过不去的寿命坎,凡夫俗子自然更难迈过。长此以往,这种说法就流传下来了。

02事实果真如此吗?

为了研究“73、84岁”的问题,曾有学者选取了北京市海淀区的老人进行调查。他们从该地区户籍办调查了十余万人的生存死亡情况。为了取得较为全面的真实可靠材料,调查工作持续了近一年时间。

调查取样过程

该调查小组的学者们用了概率统计的方法,估算出这两个年龄老人的死亡概率。根据取样原理,为了保证样本的准确性,他们将这两个年龄的临近值(72、83、85岁)也进行了取样估算 。

调查取样过程

最终运用概率知识在进行了大量的统计和计算分析以后,得出结论“73、84岁老人的死亡概率与其他年龄死亡概率差异性并不显著”。

这也可以说明“73、84岁是寿命坎”这样的说法不符合实际情况。

03科学家有话说

即便概率学证明了这样的说法其实并不符合实际情况,但肯定有人会提出质疑“这句话可以流传千年,难道就没有一点科学依据吗?”笔者查找了大量资料,发现这事儿啊,还真有科学依据!

科学家们对这种现象进行了反复的研究,发现人的生命有一个周期性的规律,大致是7~8年为一个周期,循环往复。每个周期中存在着生命活动的高潮和低潮。一般周期的中间年龄为高潮,而周期的始末为低潮。高潮称健康稳定年龄,人的免疫能力较强,体质较好,不易生病,去世的人就少;低潮称健康减弱年龄,人的免疫能力较弱,容易得病,去世的人相对较多。

科学看待

计算一下7年的周期,为“7、14、21……直到84岁”,8年的周期为“8、16、24……到72岁。其实老人们过了古稀之年以后,身体各部分机能已经变得较衰老,这时候再碰上健康减弱年龄,无疑是”雪上加霜“,相较于其他年龄,免疫力和抵抗力都弱了些。

04怎样合理的度过这两个坎?

其实,很多古稀老人本来身体健康,一向也很积极乐观,却因为年岁将近七十三岁这个“坎”,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甚至寝食不安、精神萎靡。仿佛自己在这个“坎“一定会碰到什么似的。心理暗示的久了,身体还真就把这当成了“坎“,非要狠狠在这个“坎“上绊上一跤。这并不是猜测,现代许多病症患者“被自己吓死”的不在少数,如果内心够强大,病魔也会怯而远之,反之,就会被病魔吞噬。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