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宁回国:深圳是“梦想之都”!新一波人才回国潮开启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2022-11-02 22:21

【字号 打印分享收藏

当前我国面临深刻的经济结构转型,全国上下对科学技术的重要性认知高度统一,科技发展也被提升到关系国家命运、民族前途的高度。科技发展人才是关键,在这个特殊的节点,又一位著名科学家宣布即将回国,投身中国科技建设中去。

颜宁回国

11月1日,“2022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传喜讯,著名科学家颜宁在论坛上发表主题演讲中透露,将辞去普林斯顿大学教授一职,拟全职回国协助深圳创建深圳医学科学院,并担任创始院长。

颜宁是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主要从事与疾病相关的重要膜转运蛋白、电压门控离子通道的结构与工作机理及膜蛋白调控胆固醇代谢通路的分子机制方面的研究。

她现在的职务是美国国家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首届“国际青年科学家”。

1977年出生的她年仅45岁,年纪轻轻却在科技界声名鹊起,更重要的是,颜宁的声名早已超出科学圈而普遍被公众所熟知。

颜宁出生于山东章丘农村,19岁时考入清华大学。在那个时代“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认知引导下,她选择了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即使在清华大学人才济济的环境里,颜宁依然十分出色。她在大二时还被选为学生会主席,大三时又被结构生物学家饶子和教授选入了自己的实验室,开始了她今生的实验室生涯。

虽然长相文静甜美,但颜宁性格活泼外向。很多老师认为苦闷的实验室不会是她的最终归宿,她可能会从事外交类型的工作。但出乎意料,这位美貌的女科学家已经决定投身科研事业。

彼时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中国籍教授施一公到清华来做招生宣传,一向表现优异的颜宁成功成为该校的首批中国研究生。

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学习期间,颜宁进入肿瘤发生和细胞凋亡的分子调控机制领域,每天忙碌的工作学习,曾一度暴瘦30斤。但付出也有回报,她只用了4年(一般需要7年)便获得了博士学位。

后来她获得北美的“青年科学家奖”,该奖项全球每年只有5人获得。2005年开始,颜宁开始从事具有世界性意义的膜蛋白研究,并在一年之后做出第一个膜蛋白结构,轰动全球生物学界。

2007年,30岁的颜宁受邀回到母校清华做教授,被大家称为“女神级教授”。她彻底火出科技界,还是因为2017年参加央视“开讲啦”,衣裾飘飘,让人惊艳。

也正是在2017年,在清华执教10年后,传闻颜宁因申请院士被拒,随即前往普林斯顿大学担任分子生物学系雪莉·蒂尔曼终身讲席教授的职位。不过后来她本人曾辟谣,但事实情况是又一个人才流失。

深圳是“梦想之都”

而今在我国最需要人才的时候,颜宁宣布要回国的消息随即上了热搜,这位美貌的“非主流科学家”获得外界强烈关注。

本次她参与建设的深圳医学科学院也是颇有来头。2019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深圳探索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

根据规划,深圳医学科学院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医学科技协同创新体核心引擎,重点领域研究取得重大进展,并在本世纪中叶成为全球著名的医学研究机构。

作为改革开放的桥头堡,近来深圳再接一波重大政策利好,有望驱动这座年轻的城市再跳一跳。颜宁对深圳充满好感,“周末可以在马峦山爬山,去茅洲河划船,去金龟自然书房,在醇香的咖啡中、精美的甜点旁边安静地读书,这让我看到了深圳宜居的一面,所以我更愿意称深圳是一个‘梦想之都’。”

颜宁表示,她希望经过几代人的共同努力,在十年、二十年之后,在世界生物医药的版图上,深圳将会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颜宁回国背后,全球人才正向中国汇聚

人才的进进出出象征着全球化以及中国的开放。但每当在中国需要的时候,总有优秀的科技人才应时而动,回国投入科技建设。

颜宁算是一例。

早在2021年7月,国际生命科学领域顶尖学者帅克就全职加盟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

彼时南京大学现代生物研究院官网就发布消息称,我院再迎一位全职加盟的国际生命科学领域的顶尖学者。著名的JAK-STAT信号传导通路主要发现人、PIAS(Protein Inhibitor of Activated STAT)家族蛋白的发现者、全球细胞信号传导以及新型药物研发领域的顶级学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身正教授帅克日前辞去美国终身教职,全职回国加盟我院。

纵观全球局势,一方面美国的枪击、种族等多方面问题频发,导致其全球人才吸引力逐渐下降,一些精英人才纷纷出走。

在2021年12月至2022年3月期间,普林斯顿大学华人教授谢宇与团队代表亚裔美国奖学金基金会对在美国的华裔科学家进行了一项在线调查,调查结果令人深感震惊。在接受调查的1304名华裔美国科学家中,有高达61%的人曾考虑过离开美国,有72%的人认为作为学术研究人员不安全。

根据普林斯顿大学、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收集的数据,在2021年,有1400多名在美国接受培训的中国科学家放弃了在美国学术单位或企业的工作,转而回到中国,这个规模较2020年大幅增加了22%。

另一方面,我国经济规模日益增长,对全球人才吸引力增加。我国科技要实现高质量的发展,人才是第一要素。近年我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为更多科学才俊回国,做好了铺垫。

Copyright © 1999-2016 HealthTimes All Right Reserved
温馨提示:如果您有任何健康问题均可到网上咨询,向全国专家提问!
本站信息仅供参考_不能作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_请速与我们联系